电影《儿童火车》
热6已有 623 次阅读 2024-12-15 22:09因为被收割眼泪了, 所以就看了一下影片的背景。电影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小说以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
话说1945年,欧战结束,意大利南方满目苍夷,面临严重的饥荒。事实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就从北非攻入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已被德军占领,美国第7军从43年下半年起就和德军在南意大利鏖战,从西西里一路推进到拿不勒斯。苦了当地老百姓, 尤其是美军的轰炸机,对意大利窑洞式村镇破坏极大。1946年,南方的幼儿面临能否熬过冬天的问题。欧战中共产党在欧洲抵抗组织壮大,法国荷兰意大利都是如此。美军占领期间共产党就成了当地有组织有人力的一个团体。电影中组织儿童列车的妇女的原型叫 Teresa Noce, 和封圣的特瑞莎修女同名,不过她不属于教会, 是共产党。 她们一共组织了70,000 儿童从南方到北方,逃荒一年。全部安置在意共党员家里,可见该党逢灾必盛之实。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8岁的儿童,父亲润了美国。 母亲还时不时呢喃,你爹是好人,总会回来接我们的。
当过妈的都有过体验,让这个懵懂年龄的孩子到别人家住一年,真是太危险了,俗谚道, 7岁8岁讨狗嫌,狗都惹不起的年龄。稍有不虞,孩子就不是你的了。还有,但凡有一线生机,谁又愿意骨肉分离呢?更何况这些天来一个老婆婆一直嚷嚷,这是共产党的阴谋,孩子是要送到俄国做劈柴冬天烧炉子取暖的。
悲剧就降落在这个单亲妈妈身上,明明麦子熟了孩子结队好好的回来了。因为家穷,因为南方落后的家庭观念和管教方式,孩子辍学去学徒做皮鞋, 这也算了,妈妈把北方舅舅专门制作的小提琴给当当了。孩子一怒之下又回到了北方妈妈的身边。 亲妈本来有机会和可能去把孩子找回来的。但母亲选择了 ‘有一种爱叫撒手’ (Sometimes,those who let you go love you more)。直到50年后一个报丧电话才把孩子called 回到 Naples。 妈去屋空,只剩两张照片,一张是母亲怀抱婴儿, 一张是那年为乘坐儿童列车拍的档案照。妈妈的床--也是孩子的床--底下,放着一个尘封的提琴盒,里面小提琴下面一张30里拉的赎当收据。孩子离家后,妈妈把提琴赎回来了。。。此时此刻,已身为小提琴家的儿子嚎啕起来。音乐响起
影片结尾采用了一段小提琴协奏曲,‘当铺里的小提琴’。很古典的三段式回旋曲,仿佛是两个人各自在诉说在哀怨,然后一同述说过去的50年。影片的最后一曲 (Le Zeccole pittate)尤为感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