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刘迪:日本媒体怎解读动车事故 [打印本页]

作者: asuka651495007    时间: 2011-7-30 03:02     标题: 刘迪:日本媒体怎解读动车事故

“在铁路高速化领域,日本既是中国之师,也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对这次重大事故,我们不能排除日本个别媒体的冷嘲热讽,但是,不论这个竞争对手对我们的态度如何,在惨烈事故发生之后,我们也应认真听取来自日本的意见、批评。”

刘迪 旅日学者

原题:中国现代化必须重构软件环境

这几年,日本媒体对中国铁路发展一直追踪报道。其中,它们对中国高铁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尤其“重视”,对中国宣布对高铁拥有自主技术非常“愤怒”。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日本媒体报道中很多内容观点,值得回味。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体没有批评具体车辆技术问题,而是指责中国现在拥有的高铁缺乏统一车辆、线路、信号的综合系统。

7月25日,《朝日新闻》(早报)、《读卖新闻》(早报)发表社论,批评中国轻视安全问题。当天《朝日新闻》社论标题“要虚心调查原因”,社论借用他人之口说,中国高铁“核心技术不是自己长期研究,而是购自各国,因此容易出现故障”、“突击建设,轻视线路、信号系统安全”。日本媒体的这种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即日本主要媒体一直主张,高铁主要技术来自日本,因此它们在批评中不轻易触及具体技术。

除上述问题外,7月25日《读卖新闻》指出高铁建设可能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它们认为偷工减料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同日《朝日新闻》社论建议中国应请求日本、欧洲帮助中方对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读卖新闻》则在7月25日社论《轻视安全造成的重大事故》中呼吁,中国应以这次追尾事件为契机,彻底调查、监测各线路车辆、运营系统的安全。

耐人寻味的是,7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刊登的一篇社论,其标题为“必须官民一体保卫国产技术不受中国侵犯”。在这篇社论中,虽然提及温州动车追尾,但重心在呼吁提防中国侵犯其知识产权。在《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分别发表有关中国动车追尾事故社论后的第二天,即7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一篇题为《难以理解的中国高速铁路事故应对》的社论,批评追尾事故后中方的应对。

在追尾事故报道中,日本媒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

首先,它们认为事故处理当局“高速”处理这场惨烈的事故难以理解。不论世界哪个国家,只要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调查人员肯定与救援人员同样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事故调查人员拥有各种重要权力,例如《日本交通安全委员会设置法》规定,该委员会有权保护运输工具残骸、有权禁止他人随意移动运输工具残骸。同时,调查人员要保护好现场、做大量、细致的测量、检查,尽可能收集详细数据,为此后交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日本学者、媒体非常奇怪,为何中方调查人员不对驾驶室进行精密调查。

其次,日本媒体无法理解铁路当局为何要肢解、掩埋破损车体。关于这一点,《朝日新闻》记者奥寺淳在事故现场看到很奇怪的一幕。“7月24日清晨,事故处理当局把因追尾破损的驾驶室部分埋入在现场挖掘的大坑。24日上午4点30进入现场的记者看到了这一幕。24日早上6点左右,天刚亮。7辆铲车在菜地挖出深4至5米、宽20米的大坑,7点半以后,铲车把破损的列车捣碎,包括各种计量系统的驾驶室也被破坏。这些车体残骸,如同垃圾一样被推入大坑。”此后,日本媒体又报道,事故处理当局重新挖开掩埋大坑,找出列车残骸。这一埋一挖,日本媒体无法了解这种处理方式有何背景。

第三,它们更无法理解,为何在事故原因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动车组即重新恢复运行。为何事故发生1天半之后匆匆重新开始运营?假如不彻底查明事故原因,那么同样或类似的事故完全有可能重演。

在铁路高速化领域,日本既是中国之师,也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对这次重大事故,我们不能排除日本个别媒体的冷嘲热讽,但是,不论这个竞争对手对我们的态度如何,在惨烈事故发生之后,我们也应认真听取来自日本的意见、批评。

新干线通车之后47年,没有发生一次重大人身事故。而中国高铁或动车组,其技术类型基本与日本相同,却接二连三发生事故并出现追尾事故,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否走得太快?这几年,中国铁路提速、高铁建设,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几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道路,我们是否需要如此高速?我们是否太重视硬件而对于驱动硬件的软件部分(管理、人员培训、环境)过于大意?在这方面,以列车信号系统开发来说,日本的程序是,假如是一人负责研发的系统,另外数名开发人员将反复对前者的成果进行测试,从各种角度探索其漏洞、危险。

对于新技术,是否需要给予一个漫长的磨合时间?比较了解中国铁路系统的日本专家认为,中国各铁路管理部门管辖地区错综复杂,各地铁路时刻表调整很难。他们认为,事故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各地铁路局信息没有共享。

这几年,中国GDP发展迅速,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很多地方已经不逊色于发达国家,但在管理运营这些基础设施的方面,我们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最后,我们的一切基础设施的运营,是否可以提高公开性、透明度?

以动车追尾事故为契机,中国必须反思、重构现代化的软件系统。
作者: rociel615    时间: 2011-7-30 04:15

中国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心太浮躁,什么都是只看表面,只要表面上能过得去,那么就万事ok,哪管什么人命关天
作者: 是龙猫啊    时间: 2011-7-30 05:15

新干线通车之后47年,没有发生一次重大人身事故。我们呢,高铁好像天天有事吧
作者: wfanqi123    时间: 2011-7-30 05:31

以前坐飞机老是误点,后来就走陆地上的高铁。。。结果还这样,我都不知道以后再次出远门要怎样了。。。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list.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