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非死不可”的警示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0-6-13 03:20
标题:
“非死不可”的警示
系里的日文同事给我发伊梅儿,问我“A很小资”是什么意思,A是他的名字。这位同事曾经学过一个学期的中文,不过显然水平还没高到能掌握“小资”这个词的程度。我解释一番后,好奇地问他这是否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他说,这是一位上日文课的中国学生在他张贴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的照片下面的留言。
E时代的来临,不光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更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彼此交往的模式。且不说上网者似乎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所有资料,让人颇有“天下尽在吾掌中”的踌躇意满。听说很多中国的都市人,特别是职业男性和女性,多半通过社交网络象“校内”、“开心网”之类休闲、购物、交友,“秀才不出门”就能搞定一切社交需要,有越来越“宅”的趋势。
网络联系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比方说,信息分享的快捷性、便利性、免费性和交互性。又比方说,“全民参与”,言论自由,仿佛社会等级、贫富差异都消失在网络的“民主”空气中了。还有一个好处,不用说,当然是网络通讯的“匿名性”。在网络上我们可以使用新的名字,塑造新的身份,说平时不能或不敢说的话。而网友们也能即时提供慰籍,就算是三言两语,也让我们觉得有人倾听,有人关注。简而言之,网络为日常生活中可能背景迥异、无缘交集的人提供了一个聚首之处(interface),创造了一个 E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的幻象。
然而网络毕竟是个虚拟的世界,它所提供的匿名性固然能让大家畅所欲言,但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去年听说在纽约网络上骂人为“skank”者被告上法庭。“Skank”是美式英语中的市井俚语,有 “欺骗”或者是“劈腿”搞外遇(cheating)的意思。原告诉诸法律,指控对方“毁坏名誉”,因为这个词据说有影射 “不讲个人卫生”和“性生活糜烂”的嫌疑。网上发帖,既然不讲什么“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有些人言辞粗鲁不文还是小节,更有甚者,他们还可能有意无意地提供错误信息。
再说此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同事的例子,不知道他被自己的学生如此评价观感如何。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彼此只有师生之类职业关系的人之间,应该公事公办,保持适当的距离。 象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采用实名制,还算是管理较为完善的。可是还是不断爆出程序系统有问题,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有人利用社交网络做广告、进行商业炒做等新闻。所以,最近有些知名人士高调宣布退出。
要享受正面积极的网络经历,就得拿得起放得下。我们在尊重别人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了解电子通讯和仿真情感的局限,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防止误解和不快。否则Facebook再好,也不免从“面书”沦为“脸谱”,最后不免“非死不可”。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list.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