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震惊 一位移民二代华裔女孩对中国的印象竟如此不堪 [打印本页]

作者: 娱乐    时间: 2010-8-20 08:33     标题: 震惊 一位移民二代华裔女孩对中国的印象竟如此不堪

  【一位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16岁华裔女孩,两年前回中国后写下的“中国日记”,原文是英语】

  我的名字叫安玲史,虽然我看上去像中国人,可我并不是。我从没在中国居住过,我喝西方的牛奶和吃西方的食物,另外告诉你,在母亲的子宫,我的童年,几乎全是在美国度过的,而那不可逆转地影响了我的现在。

  让我开始告诉你我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印象。
 
  第一个巨大的、10英寸刀子般深的来自于中国的印象就是交通。在我们被母亲童年的最好朋友从机场热情洋溢地接到之后(那里有我们的亲戚),我们在贵阳酷热无比的气温下,(译者注:当时气温28度)挤在了他狭小无比的桑塔纳里。我曾经在德克萨斯州住过5年,我习惯了在90华氏度的气温下待在拥挤不堪的车里,但在德州,交通是在控制之下的。

  贵阳的交通,很可惜,不是。
 
  我们开车上路后,我的耳膜只跟一种声音碰撞了起来:汽车喇叭声。喇叭的鸣响,高音,低音,谁又知道F调在中国人的手上可以有那么多的变化呢?在美国,10天内你能听到喇叭声一次或两次,并且只是在你离死还差两秒或者某人在路上确实激怒了你的情况下。
 
  每个人开车都跟疯了一样。中国的驾驶员是世界上技巧最精湛的,或者他们根本没什么技术可言。甩尾,不打灯,随意变道。当我们试图转进另一条道,我们没成功。在美国,3辆车之内总有一辆会让道给你。我猜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一辆车驶过,两辆,3辆,4辆,同时被阻挡在后面的车一直压迫着我们,我们不得不往前移动。这让我们陷入了非常恐怖的境况。
 
  我对中国的公共教育并不太了解,尽管如此,在美国公共学校系统里接受了9年的教育后,我能告诉你很多关于它的事情。但我将告诉你一样特殊的事情,这部分关于毒品和酒精教育。
 
  每个月,从我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时候,两到三个从DARE(毒品和酒精防范教育)计划来的负责人会到班级里告诉我们为什么毒品和酒精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并且我们应该一辈子远离它们。我们的老师也参与其中,他让我们做关于毒品的作业,研究为什么它们对我们有害。我猜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已经把我变成了毒品和酒精的纳粹,因为我这辈子也不会触碰这些东西,更谈不上让它们污染我的身体。
 
  被带到中国后,几乎我去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晚宴的饭桌上,肯定会有人在抽烟,而且在晚餐的时候,酒精几乎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在抽烟,这个状况残酷地令我想起了在美国时看过的公益广告,在一个充满二手烟的房间里待上两个小时等于自己抽上一根烟。同时我十分讨厌每个人都在强迫我妈喝酒。
 
  我觉得在中国过马路是一件艺术和巨大的挑战,因为在美国你可以蒙着眼睛过10次8次马路也没事。不幸的是在中国每个人都横冲马路,几乎没人用斑马线。我几乎无数次差点被极速移动的汽车撞到(包括单车)以至于我都数不过来次数,这真遗憾。
 
  在美国我们是这样做的,当斑马线上的交通灯变绿,车停人走。当交通灯变红,人等车走。简单明了,对吗?对,也许这有点消耗时间,如果你冲刺到斑马线上灯变红了,可这总比被车撞死强吧。

  还有一条行人必备的权利。当你在车里看到前方有人过马路,你应该立刻停车让行人经过。但是当你是行人,我还是建议你快走,这样不会刺激到司机。
 
  一场小灾难发生在我们亲戚位于花溪的公寓里,我们最后不得不叫警察来调查。我只在美国遇到过警察(谢天谢地),那次是我的表哥玩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打了911,把警察叫了来。几分钟内,警察来到房间并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幸的是,在花溪他们用了20分钟才来到,之后他们是如此的不专业(按照美国的标准),开始抽烟和用手机聊天,换句话说,基本上什么都没干。
 
  但我能理解为什么警察如此难快速出动。当我们在北京的路上,我看到一辆救护车响着警报器试图穿过车流。当救护车跟我们一样速度而行人走路超过我们的时候,我对那天需要帮助的人感到无比的惋惜。在美国,当紧急车辆例如救护车和警车通过,所有车流必须停下(或至少慢下来)。
 
  在美国的餐馆里点菜的时候,你一般会以谢谢结束服务生的服务,然后他们会以微笑和一句“没问题”或者“你点的餐几分钟内就会准备好”作为回应。
 
  在中国,我发现事情截然不同。我好几次被吓怕,因为点菜的人总是用粗鲁甚至侮辱的态度对待餐馆里的服务员。在美国,你尝试用最善意的方式说话,这样没人受伤。在中国,如果服务生往我们吃的菜里吐痰我不会惊讶。
 
  同时,他们也并不快乐。在中国的头两顿饭,我很惊讶地问母亲为什么服务生看上去并不高兴,(在美国他们被训练成高兴的样子)母亲告诉我他们没有动力,因为他们没小费。
 
  当我跟表哥和他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对我老说“谢谢”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就是在美国长大带来的习惯。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得到感谢,所以我们也许应该在每天的生活中多用“谢谢”,这样的话每个人每天都会好过一点。
 
  总体来说,对比美国和中国这件事本身就不太靠谱。
 
  中国有比美国长数千年的历史,美国只是一个新生儿。中国的人口远比美国多,同时中国政府的法律和法规也很不同。
 
  文化和人民也不一样。你不能把这些变数都囊括进来然后还能看出谁更好。
  
  尽管如此,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作为人类,虽然价值观不同,但我们都渴求一样东西:幸福。
 
  虽然这只是一个外人对中国的看法,但你或许会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这完全没问题。尝试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只能有益于你。



作者: 的的    时间: 2010-8-20 08:52

因为他们没小费?
但有薪水阿
我老想怎么服务生都服务很不好
作者: zqqy9999    时间: 2010-8-20 09:09

主要还是人太多了,没法子以人为本啊。
作者: zhumama    时间: 2010-8-20 09:39

很遗憾,她只看到了中国的一部分,而且只看了不好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好的东西,她没有注意到,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吧,看待事情的时候无法做到全面地了解和理解。
作者: saturnschnee    时间: 2010-8-20 12:02

中國的法治與社會觀念確實與其他國家不一樣,不只與西方國家不一樣,與其他華裔人口為主的國家也不一樣,這非常遺憾,可能是經濟起飛太快,把錢看的比人命和尊嚴更重的關係
另外在國外看過一個新聞,商家禁止中國人進入,因為他們無視禁菸標誌而抽煙並隨地吐痰,也不聽從勸導......不過那個標誌很快就被撤下了,不是老闆改變心意,而是違反當地族群平等的法律......但這已經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作者: lailaolan    时间: 2010-8-20 15:40

eventhough she sounds very blunt, but yoou have to agree that all she said are true.  ZHUMAMA thinks she did not see all the aspect of China, I agree.  But these superficial things will really turn you off, and you lost interest to see more.  Can you blame her?
Last year when I went back with my 5 and 7 year-old, I can tell the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kids grow up here and there.  My kids do not have the idea that you can throw trash anywhere you want------that is just simply never in there mind.  If they can not find trash can, they either kept trash in their hands or gave to grown-ups.  When we went to Hou-Qiu with several Chinese friends, one girl who was also 5y.o, throw something on the ground, and my 5y.o ran to pick it up immediately.  He also shouted to her in English that she was littering.  When we were in the hotel, my kids liked to chat with people who worked there, greeting people they don't know in the elevator just like in States, asking questions about different things with their mixed Chinese, always say thank-you to people who help us.   All of these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kids who grow up there.  I have to say, kids who grow up here are more kind (to people, to animal, to enviroment, etc.) and free-minded.
作者: seabird    时间: 2010-8-20 16:34

Totally agree.
What she said is true.
作者: kathyenroute    时间: 2010-8-21 07:01

国比国,气死人,不能拿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么比吧。我觉得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自己国家哪里好,哪里不好,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么。国民素质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还是集中精力,埋头建设,做好自己吧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list.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