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虚构的小说来,我似乎更喜欢读人物传记,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编造的故事渐渐失去了兴趣吧(我家两个小子则正好相反,迷恋的都是什么sci-fi, fantasy, 之类的 fiction; 要说服他们读一本non-fiction ,可是很难的事情)。因此,我家书架上的中文书,超过一半都是各种人物传记或者回忆录。前段时间读了“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对建筑学者和建筑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好父母上次来美带给我的“贝聿铭传”还没有时间读,所以“趁热打铁”,两天就把这本作品读完了。读后有不少感想,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作为20 世纪世界最有名的华裔建筑师(这个荣誉我想贝聿铭是当之无愧吧),贝氏在40 多年的建筑生涯中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成就。他设计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最有名大概要数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也就是那个曾经引起整个法国群起而攻之的“玻璃金字塔”),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东馆(也有一组小型的金字塔),近年来成为香港 城市标志之一的中银大厦,北京市郊的香山饭店,充分表现了中国园林风格的苏州博物馆, 马萨诸赛州的肯尼迪图书馆。他是美国建筑界公认的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 “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国际建筑界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贝聿铭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呢? 他的职业和人生轨迹,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借鉴?下面,我就根据该书中的有关内容,总结几点我认为值得人们学习的经验 ,并结合贝氏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和成就,做一点介绍。
~Leon Ming Pei
~中银大厦
~苏州博物馆
一, 了解自己,扬长避短
贝聿铭出身于一个家世显赫的家庭。他的祖父贝理泰,是清末上流阶层一个有权有
势,学问渊博的人物。他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办人,上海和苏州两地有名的银行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父亲贝祖诒,毕业于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大学,后成为中国银行早期的重要成员,为该行开设了18 家分行。
有这样的银行世家背景,贝聿铭的父辈自然希望他长大后子承父业,也进入金融界发展。事实上,在贝聿铭从圣约翰中学毕业之前,父亲就已经为他选好了两个求学
的方向,一是直接进入圣约翰大学学习,二是远赴英国攻读经济和金融专业. 意外的是,贝聿铭没有选择这中间的任何一条道路,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父亲虽然对他的选择很怀疑,但还是尊重儿子的意愿。于是,17 岁的贝聿铭,乘坐“诃利芝总统号”,于1935年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
作为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颇有影响的“巴黎学派”在美国的主要“堡垒”, 宾大建筑系继承了该学派重视古典建筑理论的传统(顺便说一句,上篇文章中的两位主人-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30 年代从宾大毕业的)。该系课程严格按照从巴黎艺术学院移植过来的19 世纪艺术体系,对学生的制图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梁思成就因一手高超的制图技巧而在学生中享有声誉)。但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 - 他深知,自己的强项是数理,而且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成为建筑师还得像一位艺术家那样有精湛的绘画技巧才行 - 这与他当初认为的学好建筑主要是靠物理功底和数学计算的想法大相径庭。在这座多少建筑新人梦寐以求的学府,贝聿铭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改行,还是服从?
没过多久,贝聿铭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 他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他决定放弃建筑学,而改学工程。但是,他的人生注定要与建筑事业有不解之缘,因为在MIT,他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导师 -- 院长威廉- 爱默生(美国著名思想家兼诗人爱默生的侄孙)。爱默生院长看出了贝聿铭身上潜藏的建筑大师的巨大潜力,便主动带他走遍波士顿城里的古典建筑,并在一次感恩节晚餐时对他说:“你的设计图我看了很多。在建筑方面,你有着非凡的才能。我知道你会成功的,所以不要放弃建筑学”。在院长的劝告下,贝聿铭“重操旧业”,从工程转回了建筑专业。由于MIT的建筑专业更注重设计的实用性,而不像宾大那样注重绘画技巧,数理突出的贝聿铭很快就如鱼得水,渐入佳境。
看到贝聿铭的这段经历,我想,换了我们许多人,是否会果断做出离开宾大的决定呢?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会为了宾大的名声和在建筑界的地位而选择留下来,而不管它的专业特色和风格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和特点相符合。而年仅十七岁的贝聿铭,却没有做出这样的 “obvious choice”,让人不能不佩服他清醒的自我意识和非凡的远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自己,也许都应该是成功的第一步吧。
二, 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尽管贝聿铭选择离开宾大,到MIT 继续学业是因为前者过份注重绘画技巧和艺术表
现力的课程要求和他的个人喜好相左,但宾大和MIT 在当时仍然是同属于巴黎艺术
学派的两大阵营,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贝聿铭在MIT 所受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仍然
有很浓重的艺术学派色彩; 用大众的语言来讲,就是属于很“学院派”的。在他毕业的1940 年代,现代主义学派已经在欧洲和美国开始兴起,而这个新学派在美国的代表,就是同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尽管贝聿铭在MIT 打下的专业基础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和导师一样的“学术建筑师”,但他认为那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想成为的,是一个“可以将自己的设计图变成建筑的”实业设计师。因此,左思右想之后,他决定进入哈佛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惜的是,他在哈佛的学业因为战争而中断,不得不去了新泽西普林斯顿的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了一段时间。
1945 年,战争结束,贝聿铭和家人回到哈佛。战后的美国建筑界,开始呈现欣欣向
荣的重建气氛,而以哈佛教授葛贝络斯为代表的新一代建筑大师们, 也开始了培养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运动。贝聿铭便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是在战后的哈佛, 他接受了一整套建筑如何靠近人们的生活的新思维。本来他是打算战后就学成归国, 但中国内战的爆发,使这个计划搁浅。于是,贝聿铭接受哈佛的邀请,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在当了两年助理教授后,贝聿铭做出了一个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 他宣布,自己将脱离学术界,投向一位新的“导师”,一位意气风发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泽根道夫, 成为他的“专用建筑设计师”!
在很多人看来,离开象牙之塔的哈佛,对贝聿铭来说无异于“career suicide”;而加盟在纽约房地产界名声卓著的“冒险家”泽根多夫的公司,也是匪夷所思的职业选择. 但贝聿铭自有他的理由 -- 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必须了解房地产市场,才能有所作为;而战后的纽约,又有谁比泽根多夫更具有丰富的房地产市场经验呢?因此,一个在纽约和全美房地产叱诧风云的犹太裔房地产建筑商,和一位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华裔建筑师这个在unusual duo,却成了一个建筑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事实上,在两人合作的12年中,贝聿铭为泽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当然,要成为一个真正为建筑同行们尊重的建筑师,光有这些“商业成就”是远远不够的。贝聿铭深深地知道这一点。也因此,在两人合作的后期,贝聿铭就开始有意地保持与泽氏的距离-- 虽然他还是主管泽氏公司的很多设计,但已经得到泽根道夫的首肯,可以在外独立接设计任务了。也正是这段时间,泽氏的几个大投资项目相继失败,导致他的最终破产。贝聿铭和泽根多夫这一对“黄金搭档”,到1960 年正式结束。
如果说贝聿铭当初离开宾大而选择MIT 是因为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深深了解之后做
出的决定的话,那么他几年后离开众人羡慕的哈佛教职而决定“下海”经商,则是对当时的市场和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做出的决策。事实证明,与泽根道夫合作的十二年,在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十二年中,他不仅积累了深厚的市场知识和客户基础,更练就了一身集外交家和推销员于一身的谈判功夫。而后者,在他离开泽根道夫后的职业道路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以柔克刚, 顺势而为
如果说与泽根多夫合作的十二年,是贝聿铭建筑事业起步的十二年,那么,真正使
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1978 年完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
馆东馆,和1979 年落成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有趣的是,这两个在贝聿铭事业轨迹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成就,却都经历了许多的波澜起伏; 而贝聿铭在这两个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表现出的面对困境毫不退缩的能力,正是他最终赢得建筑界同行和公众一致赞誉的真正原因。
这里先来说说相对来说不那么有名的肯尼迪图书馆的建造过程吧。这个图书馆的招
标,是从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的那一年就开始了,但真正建成却是在整整十五年之后。其原因就是因为设计师和肯尼迪家族的有关人员在图书馆选址和设计方案上的诸多不同意见所致(图书馆本来是打算建在哈佛校址附近,贝聿铭本人也倾向于这个地址;但哈佛有关方面的官僚和不合作,使得肯尼迪家族在决定建馆后的第12年,才最终决定将馆址迁至马萨诸赛大学所在地的哥伦比亚岬角)。说起来,当初贝聿铭在来自全世界的一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并不是太出众。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这位在三位入选的美国知名建筑师中资历最浅的华裔建筑师,却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从计划到落成总共15年之久的图书馆, 虽然最终的设计综合了各方的观念,在建筑设计质量上来说并非是最出色的,但还是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贝聿铭在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既坚持自己的审美和设计理念,又能够照顾设计对象和大众的感受和需求,充分体现了他身上中西兼顾的“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特点。
Kennedy Library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1978年完工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建造,已经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大家对这个已经成为首都华盛顿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之初所遭到的反对和非议,大概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简单来说,当方案最初公布时,贝聿铭面对的,是一边倒的公众和同行的怀疑; 但他却能在一片质疑声中,“顶风而上”,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地将一座既与同周围环境高度谐调,又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学派灵活运用色彩和线条的风格的新馆呈现给美国人。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楼”的开幕剪彩仪式上,称赞它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也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四,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
同样的逆境,在为贝聿铭带来最高世界声誉的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中也再次经历。如果说肯尼迪图书馆和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中,贝聿铭面对的只是对他的设计和艺术理念的质疑,那么在卢浮宫的改建中,他要面对的,还包括法国人对一个美籍华裔设计师的不信任,和当时对法国总统密特朗(贝聿铭最强大的支持者)不利的政治环境。而且,卢浮宫素有驱逐建筑师的“美名”,历史上曾有不少著名的设计师在这里被国王“遣返出境”。以至于多年以后,贝聿铭回忆当时的压力时这样说: “在我为我的方案修改与争辩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贝尼尼 (一位被法国公众联名反对,在工程刚刚开工的时候,被路易十四送回意大利的建筑师)。还好,密特朗并没有忘掉这个教训。出于避免历史重演的迫切心情,密特朗对我保证说,发生在贝尼尼身上的事不会在你身上重演”。
而这些不利条件,最后都被贝聿铭化解于无形。在这个独特的经历中,贝聿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中国背景,不仅显示了自己的外交天才,还猛打“历史牌”,有效地利用自己来自古老中国的独特背景,来取得同样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法国人的好感和信任。当然,法国公众之所以最终倒向支持他,还是被他那巧夺天工的玻璃金字塔设计所征服了。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既秉承了现代主义精神,又与严格的几何精神相一致,还很好地结合了周围的其他标志性建筑(比如凯旋门和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等)。它所采用的玻璃和金属结构代表了时代特征,与卢浮宫的古老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更好地凸显了卢浮宫的古老和历史。
有人这样总结贝聿铭的作品:“他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对此,贝聿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卢浮宫扩建工程的庆祝会上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卢浮宫的扩建计划开始遭到所有人的反对,而现在又是人见人爱呢?”
贝聿铭回答说:“建筑有这样一个特点,一个建筑完成之后人们往往能很快地理解它。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一样。如果有人反复向我解释相对论,我最终还是理解不了;但建筑完成之后是作为一个实体摆在那里,有目共睹。所以,建筑完成之后要人接受就不太难了。难就在于把它建起来”。
而贝聿铭最大的“本事”,就是不管他的计划有多么标新立异,他总能排除万难,“把它建起来”。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能也得益于他的独特背景 -- 他是一个能够把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大师。而有这个特点的建筑师,似乎并不多见。
贝聿铭对自己的东方文化背景有独特的理解和运用。有的时候,贝聿铭对自己的种族背景会轻描淡写地处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和专业领域。比如,在他的事务所建立早期,为了不让自己的公司被人看成是“移民公司”,他一直限制雇员中的亚裔人数。这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是“不照顾自己同胞”的做法,但对于创业之初的贝聿铭来说,这种选择又是理所当然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强化自己的种族特点,目的是显得与众不同(在卢浮宫的招标过程中他就明显地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卢浮宫的建造过程中,他就有意突出了自己的中国背景,以便有别于一个“美国建筑师”,事实证明,他的这个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对中华文化在自己身上的烙印,贝聿铭这样描述:“小的时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成年以后,也信奉老子的为人哲学”,他尤其推崇老子的这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对贝聿铭来说,他的中国背景不是一个包袱,而是一份财富。可以说,贝聿铭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潇洒地跨越了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别,在获得新世界的同时保存了原来的世界的美籍华裔。
当然,我们今天回头审视贝聿铭的成功道路,面对的可能正是他眼中自己的建筑:
因为他成功了,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 makes sense 。而且,要取得贝聿铭这样的成就,首先需要的是非凡的天赋和创造力。所以,文中总结的这几点,应该只能算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成功秘诀吧。用我们常用的分类来讲,这些大约是属于“软实力”的那一类条件。但世界上有天份的人不知有多少,成为杰出人才的,却是少数! 其原因,除了没有得到机遇的垂青以外(而从贝聿铭的经历来看,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甚至自己创造机会,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可能也和缺乏这些素质和才能有关吧。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无论我们每个人的职业和人生理想如何,贝聿铭的职业道路中的这些经验,应该是能让我们受到一些启发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list.yayabay.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7.2 |